Not an Author No.1

2021/08/15 12:45

2021年8月15日

祝你好

意志坚定

【普鲁斯特问卷】

人不能两次踏入一条河流。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话。因为物质是运动的,时间是流转的。

有些质疑的声音来自忒修斯之船假说。就像船把所有零件换过了会被质疑还是不是原来的船一样,人的细胞更新周期是7年,7年以后的你还是你自己吗。

这种随时对个人意志产生动摇的奇怪念头,诞生出了自我审视变化的需要,以提高自己对自己的掌控。

于是像体检一样,我开始定期做【普鲁斯特问卷】。

【普鲁斯特问卷】是一份因《追忆似水年华》的作者而闻名的问卷,原因主要是他的两次问卷答案的填写相隔7年,刚好是细胞更新周期,研究者们用这两份答案来分析普鲁斯特本人在此期间的生活经历。

不巧的是,从前的车马、邮件都很慢,一生只够爱一个人,而现在动荡不安,每个当下都令人珍惜。于是一份份问卷成了一个个自我整合的阶梯,供上一阶段的自己歇息。

多点创造

创造?为何创造?这是我的Newsletter,也是我的造物。

往前一直有被《事不过三》这本激励写自己的Newsletter,而终于下笔,是因为《事不过三》第34期中提到自己想要一个人拥有对事情的兴趣,一个途径就是开始创作自己的项目。这就是创造的目的了。

顺承下来,刚好就在这个不早不晚的时机,给你介绍一下本期我的造物,也就是Newsletter这个项目本身。

它叫Not an Author。因为写着这个的我并不是本Newsletter内容的作者,我只是一个item发现者,一个信息的桥梁,或者说新型费曼学习法的实践者,再或者说是私人周blogger。

这个Newsletter一共分为三个小主题,“意志坚定”“多点创造”和“少些错误”。这三个小主题,我认为是流动世界里的关键锚点,关于如何保持意志坚定,关于创造的灵感或造物,关于纠正错误。

乱花渐欲迷人眼,意志坚定是锚住心智的勾。

造物是一个美丽的行为,是衷言诞生成物后的自述。

纠正错误不是一个具体的词,而是井底之蛙走出井后感受到的醍醐灌顶,所谓《非平面》的3D视角。

它携着这样的愿景诞生。

少些错误

【《自我边界》】

虚与委蛇的背后,剩下很少的朋友能够珍惜,如果在社交中出现什么问题,一步不慎有可能万劫不复。

在本月的亚马逊免费读中,我发现了这么一本书——《自我边界》。这个书名令我马上有了诸多联想。尤其是想起自己曾就自己宇宙的边界写过的一篇文章《Give Me More Hits to Make me Feel Alive》,论宇宙有多大,还是需要让自己去触碰别人,这不落空的回应,才能了解自己是什么,自己的边界在哪里。

但这本书的边界比起认识自己,更倾向于解决社交问题。就该书而言,大部分的社交问题就是边界问题——侵犯他人的边界,就会导致社交关系破裂。
不过比起个人边界,事件/物品所有权,这种鲜明的概念说不定更能表现出边界感。比如说,这笔钱的所有权在你,我多嘴几句,就是我的问题。

但有时的社交问题并不是粗浅的实际事件/物品那么简单,情绪也有其所有权。你的情绪不由任何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所控制。如果交出情绪控制权,别人让你开心了事小,别人让你产生了负面情绪事大。如果能掌握情绪自主控制权,那将会在很多突发情况下保持解决问题的清醒。

这些边界问题并非玄之又玄,没有具体原因。作者点出压力值到达阀值,就会打开这个潘多拉的魔盒。而压力又来源于现状的不可预见性以及0控制权,然后感到了恐惧。于是被侵犯边界的受害者进入了应激反应。应激反应作为心理问题,并不是普通人不能处理的部分,掌握情绪自主控制权能够抢在压力到达阀值前自控。

除此之外作者提出了以下建议:

  1. 深呼吸

  2. 早睡

  3. 保持思考的独立性,提高自我交流的质量就是提高与他人交流的效率。

跳出这本书,一些粗俗用语早就告诉了我们在信息洪流的压力社会中生存的秘诀:关你屁事,关我屁事。但实在是话粗理不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