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t an Author No.2

2021/08/22 06:55

2021年8月22日
祝你好

意志坚定

rethink【普鲁斯特问卷】

上一期说到的普鲁斯特问卷,本周有了新的体会,主要原因是发现了几份问卷中的突出亮点:

一年前,我认为我最可憎,因为我能看见,我的情绪在给自己的动作拖后腿,就像攀爬阶梯陷入泥泞。

一年后,我认为我最值得钦佩,因为我整顿自己后,心态焕然一新。

这两份问卷的填写时间看起来仅隔一年,但心境上却表现出,我战胜了由于和他人的落差而产生的自卑,然后肯定这短短一年的挣扎和付出。越总结分析问卷的变化,越能感受到自己的自如。

兴趣=意志,保持兴趣=意志坚定

有学钢琴的念头逾半年,终于在这个暑期下单了最便宜的电子琴,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自己像小时候学吉他一样遇到挫折就跑了。学了一个月以后,第一个感悟是庆幸钢琴太简单,不会折了成年人学习的劲头。

然后第二个感悟,也是我最大的感悟,就是兴趣令我每日如此雷打不动地按下琴键。钢琴的弹奏像大多数音乐游戏一样,接着谱子踩着节奏,只要按下琴键,你喜欢的音乐就像涌流般流淌出来。不过比起Phigros,钢琴更像Cytus,谱面一展开,十只手指就在屏幕上接连舞动。而自学的App(Simply Piano)的钢琴曲谱库里,你能找到大多数著名的曲谱,练多几遍以后,就能像开演唱会一样,就着强烈的分享欲望给你的音乐同好,演奏后的自满也会反作用于练习的意志。琴技就如此成长起来。

多点创造

关于输出/写作的这几年

我开通公众号“杜尚此在沙龙”已经快3年了。尽管这三年总是断断续续地产出文章,文笔又还稚嫩,我还是迫不及待地自诩为一个文字创作者。因为太稚嫩,我曾经经历过一个迷茫期:

“创作是不是只能“搞搞新意思”?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精神导师的影响,来马上形成自己的新思考?”

但不是这样的。文学有几个经典的母题,其书写不是前者之余都禁止,而是来者不拒的。阅读西方文学史,能够感受到自乔叟到莎士比亚再到现在的一种一脉相承,而莎士比亚尤其影响了对传统写作的定型。Harold Bloom的《影响的剖析》一书就分析了作家作品间产生的影响。受影响对于创作者来说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,而是一种文脉的选择和接受。17年的诺贝尔文学家得主石黑一雄先生在访谈中,就提到了他的身份认同问题,这种身份认同多是一种文化背景的模糊,他坦诚自己的文脉并非来源唯一,这是作者文脉多元化、世界化的倾向。但他还是在创作中接受一些来自任一方的影响,而不是因为选择困难症而跳脱世界之外。

不同时代的经典母题在不同作者的笔下,有着不同的力量。就好比杜甫为什么写诗表述爱国情怀,他明明看过屈原写了什么。杜甫在写爱国诗的前后在和李白出游,人民的生活给了他莫大的触动。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呜呼,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。”他的感悟在他创作的每一首诗中流淌,as they asked for it. 是你的创造最关心你的感受。

下载.png

少些错误

把读懂feedback的时间留给读该feedback背后的文本。

以前读到一句话“速成就是速朽”(来自“格林威治嬉皮研究公社”),我深以为然,但最近我发现,速成不仅是速朽,还是一种浪费。

在我看“心流”相关的书籍以前,我已经读过提倡“心流”的文章,将其作为大脑中的占位符了。除了了解其内容以外,我也尽量在每次需要时都去实现“心流”,让工作效率提升。可最近翻阅到相关文章时,我竟发现我根本没看过“心流”相关的书籍(《盗火:硅谷、海豹突击队和疯狂科学家如何变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》),于是开始思考回头去看这本书的目的。

所以一本书完成其意义后,还需要花时间看吗?

作为一个创作者来看,一本书仅仅完成他的使命,是读者有些浅尝辄止了。被碰倒的饮料也需要擦净四溅的液体,翻开的书也不止其中心论点具有意义。跳过全书,了解中心论点就跑,不算是读过这本书。

芝大教授:博士培养正沦为 “庞氏骗局”就这种现象也做出了批判:

很大程度上,大部分我教的学生认为,知道一些东西就是知道一个网址。他们致知的主要模式是去“寻找”(finding)。他们上网寻找知识的时间比在学校的时间要长得多。他们把阅读本身定义为一种寻找。
也就是说,对他们来说,“阅读亚当·斯密”意味着寻找每一章中真正重要的五六个句子。他们不明白,亚当·斯密其余的句子都包含着论点和论据,他用这些论点和论据来产生并捍卫这些学生划重点的部分。
对学生们来说,阅读只不过是在网络以外的地方浏览。它是一种过滤掉无关紧要的闲散部分、并找出真正重要事情的练习。
他们根本不相信「其他所有的东西」都是必要的。他们实际上不相信思想。他们相信碎片化的内容。对他们而言,斯密的理论不是一个论证,而是固定的内容

这篇文章提倡学生成为一个使用hook的人,使用联想型致知锻炼无助僵化的思维。具体地来说,详细阅读,了解书中论点的逻辑架构,才能真正地吸收元认知。如果不这么做,一切只是停留在他人给予的浅薄的二手学识上,即使你确实应用了它。


本期三个新的探讨:
1. 保持兴趣就能坚定意志。
2. 文脉自有传承,不用担心自己围绕经典母题。
3. 吸收元认知,而不是停留在二手学识。

我是ysw,Not an Author期待每一个反馈。
邮箱地址:yswisfree@gmail.com